近年来,江苏路街道不断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,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社校联盟两大载体,将儿童心理关爱融入社区的关爱保障和辖区学校的教育工作中,围绕阵地打造、监测预警、关爱服务,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关爱“三大提升”行动。
载体升级
优化心理关爱服务空间
街道结合未保工作站提质增能,进一步完善“护苗心屋”建设打造,以“温馨”“私密”“功能”为关键词,通过“情绪感受轮”“阳光灯模拟天窗”等专业心理赋能设计,纳入心理减压、情绪疏导、个案服务等功能设置,打造困境儿童社区心理关爱中心。
关爱升温
探索心理关爱动态预警
召开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,落实困境儿童每月联系制,完善困境儿童“一人一档”心理健康档案,形成动态监管数据库,2024年已入户走访15人次、电话随访31人次。用好“三筛三查”主动识别工作机制,“一月一报”定期排摸休学在家及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儿童。聚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,启动守护“蒲公英”计划,“云”上建档、线下立册,建全流动儿童数据库,2024年来,进行入户走访和电话关心134人次,落实流动儿童“心理有依”。
服务升档
开展心理关爱专项服务
长期以来,街道依托未保站,先后链接多家社会组织,开展“两小时伙伴”“心理减压活动”“学前心理关爱讲座”“个案服务进校园”等线上线下心理关爱活动。近期,为全面开展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和关爱活动,街道依托上海梦晓心理辅导支持中心专业力量,开展专项心理支持成长小组、“孤独症”社区宣讲、校园心理爱商活动等支持服务,助力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提档升级。